《诗经》中的讽刺诗,多出自劳动人民和社会中下层士人之手,以各种嘲讽的态度和手法描述被否定的事物,堪称我国讽刺文学的源头。这些讽刺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反诘、夸张、对比、摹状等修辞方法,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这构成了《诗经》讽刺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诗经》作品产生的时代,虽然文学的审美、教化与认识功能还远没有被人们从理论上作出阐释,可是在诗歌创作的实践中,诗人们却已自觉地把“刺”看成了诗歌的主要职能,提现出一种积极干预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意识,表现出了人生的体验与情感,在讽刺中完成了自己的人格,实现了自己的道路追求。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