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科普X音乐杂志①|中国“《滚石》”之死:一部《当代歌坛》旧史的终结

admin

《当代歌坛》悄然落幕,虽然官方并未正式宣布,但主编已从上海转至北京,入职某网站。这标志着《当代歌坛》走过20年历程后,成为“青春终结”的一部分。《当代歌坛》曾是青年一代心中的“爱马仕”,其辉煌时期,杂志的流行程度让下课时围满读者,成为娱乐小能手的必备技能。

在《当代歌坛》的鼎盛时期,它以提供最新鲜、热辣的明星资讯为目标,成为青少年的首选读物。杂志曾获2000年优秀期刊奖,并被誉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杂志。据前员工透露,在网络论坛尚未普及的年代,每周收到的读者来信堆满几大麻袋,新编辑入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阅读信件,了解读者反馈。

《当代歌坛》曾是时代的风向标,连卫视总编部都订购其杂志,以了解流行趋势。当年,无论周杰伦还是四大天王,都曾登上了《当代歌坛》的封面,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当代歌坛》见证了歌坛的风雨变迁,从毛宁、杨钰莹,到周杰伦、王力宏,再到超女快男、韩流偶像,都曾在其封面上留下印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偶像”定义的改变,《当代歌坛》最终走到了终点。据不完全数据,该杂志月发行量曾高达97万份,但社交网络上的粉丝仅有16万,远低于发行量的基数。《当代歌坛》的辉煌与终结,反映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更替。

对于《当代歌坛》的主笔人耳东@陈贤江而言,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当代歌坛》,虽曾一度羞于提及这段经历,但现在看来,这是一份改变命运的工作。《当代歌坛》在音乐媒体发展史上地位重要,它在中国音乐媒体中与《滚石》相提并论,为众多音乐人的启蒙提供平台,影响了多代音乐爱好者。

《当代歌坛》的终结,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偶像变得更多元化,粉丝不再依赖杂志与偶像互动,明星也无需依靠杂志平台提高曝光度。偶像不再完美,有缺陷的“人”更受欢迎。《当代歌坛》的谢幕,标志着一个以杂志为载体的时代落幕,互联网、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成为流行文化的主流。

《当代歌坛》20周年的结束,不仅是其自身的终结,也预示着《当代歌坛》史的终结,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新篇章正在开启。在这个时代,音乐和娱乐内容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独立音乐和社交网络明星成为新的焦点。《当代歌坛》的故事,成为华语流行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而新的篇章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