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三大音乐教学法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比较

admin

在音乐教育领域,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和柯达伊的教学方法各自占据着重要地位。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以统一调动视觉、听觉、感觉,通过舞蹈与音乐相结合,赋予孩子们完整的音乐体验。这种方法强调节奏感的培养,使孩子们在听到音乐时能随着节奏起舞。同时,它要求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音乐学习方式。达尔克罗兹的教学原则对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达尔克罗兹的教育体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法,强调培养绝对音感。如今,首调唱名法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首调唱名法将大调音高统一为从“do”开始,小调则从“la”开始。这一体系与调式音级相统一、与调式运动相适应,使调式中的音级相对“固定”,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心理反应,使音乐成为容易理解的语言,有利于儿童音乐思维的形成。

达尔克罗兹体系在当代教学活动中融合了柯达伊体系的方法,如学习五声音调歌曲、使用手势、音级学习的顺序等,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这体现了音乐教育体系之间互为吸收借鉴的普遍现象。

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都认为不应让儿童依赖钢琴学习歌唱。钢琴不应成为儿童歌唱学习的“拐杖”,而应注重培养稳定的拍感。这需要对儿童进行认真培养,当他们能够准确唱出音调,并具有稳定的节拍律动感时,他们便具备了基本的音乐能力。

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特色在于体态律动教学,体态律动的教学活动现在趋向于综合化。视唱练耳、体态律动和即兴创作等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而柯达伊音乐教育的特色在于歌唱教学,但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歌唱形式,而是将歌唱与其他形式如动作、游戏、表演、即兴创作相结合,为儿童提供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和表达机会。

两者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均向综合性教学发展。即兴创作教学活动也得到了重视,成为创造性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兴活动要求参与者具备音乐表现力、想象力、反应能力以及流畅的音乐思维。在即兴创作或表演中,对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问题的处理,需要高度的听觉判断、灵敏性和创造性。即兴活动体现了音乐学习的本质,以及音乐教育对培养人类最高层次能力——创造性能力的作用。

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即兴创作已不仅仅局限于钢琴即兴作曲,而是成为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兴音乐活动在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训练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儿童能够自主地创造音乐,实现自发、自然的情绪表达。

扩展资料

三大音乐教学法是指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命名的音乐教育法。下表概括地对三大音乐教学法进行了比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