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在社会中的审计地位及其独立性和威慑力,这影响着审计的公众认知和执行效力。其次,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权限界定也是构成要素之一,这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开展范围和执行力度。再者,审计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是审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审计监督对象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如历史、现状和经营状况,也对审计环境产生影响。
进一步细分,审计环境可以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政治环境影响着审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法律环境则为审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经济环境则影响着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审计工作的经济后果,社会环境则包括文化、公众意识等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审计工作的社会接受度。
审计组织环境也是审计环境的一个关键要素,它包括审计组织的结构、文化、内部控制和资源配置等。审计环境的研究虽然在中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逐渐受到重视,但仍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研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环境是否构成审计理论的一部分,针对中国审计实践的改善建议,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新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审计环境的影响。
尽管对审计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但目前中国的审计环境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发展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