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手卫生设施不完善以及手卫生知识培训不足等方面。
首先,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是导致手卫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时间紧迫或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忽视了手卫生的执行。例如,部分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手部清洁或消毒,从而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其次,手卫生设施不完善也是影响手卫生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些医疗机构的手卫生设施陈旧、损坏或不足,导致医护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比如,缺乏便捷的手消毒剂供应点、洗手池数量不足或位置不合理等,都会制约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定期举办手卫生知识讲座、制作并张贴手卫生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强手卫生技能培训,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
二是完善手卫生设施。医疗机构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对手卫生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例如,增加便捷的手消毒剂供应点,确保每个医疗区域都有足够的洗手池,并配备合适的洗手液和干手设施。此外,还可以引入智能手卫生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提醒。
通过这些整改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医疗机构的形象和信誉,增强公众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手卫生问题不容忽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整改和提升。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并配备齐全、先进的手卫生设施,才能确保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