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天上的马匹管理者被称为伯乐。在人间,那些擅长识别马匹好坏的人,也被称为伯乐。银桐,本名孙阳,春秋时代的人物,因对马的研究炉火纯青,人们忽略了他的本名,直接称他为伯乐,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某次,伯乐受楚王之托,寻找能日行千里的千里马。他向楚王说明,千里马稀有,寻找并不容易,需要到各地探访,请楚王不必心急,他会尽力完成任务。
伯乐走访了多个国家,甚至包括以名马著称的燕赵地区,辛勤寻找却未发现满意的良马。一日,伯乐从齐国返回途中,在陡坡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十分吃力。这匹马喘息艰难,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伯乐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走近马身边。马见到伯乐,突然昂起头,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仿佛想要向伯乐诉说什么。伯乐从它的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如果在战场上奔驰,没有任何马能比得上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疯了,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力气,吃得还多,瘦骨嶙峋,于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伯乐牵走了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带着千里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子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仿佛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地面震动,引颈长嘶,声音洪亮,直冲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看到伯乐牵来的马瘦得不成样子,以为伯乐戏弄他,有些不悦,说:“我相信你的马眼,才让你去找马,可你找来的这是什么马?连走路都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解释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但因为它拉了一段车,再加上饲养不周,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照料,不出半个月,它会恢复体力。”
楚王半信半疑,命人好好喂养这匹马。果然,马变得强壮神骏。楚王亲自骑马,感觉两耳生风,转瞬之间,已跑了百里之外。后来,这匹千里马在战场上为楚王立下赫赫战功。楚王对伯乐的尊敬因此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