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回答:古人说话用的肯定不是文言文,也不是我们现在的语言,而是“古代的口语”。
2、古代的书写和言谈一般是两套体系(口语和书面语不一致),同一时代各地语言不同,但书写体系基本一致(即狭义的“文言”),因此不同地方的人(读书人)见面说话互相不懂,就会写出来,即所谓“笔谈”。
3、言文不一致的情况在民国“白话文运动”之后逐渐消亡,书写和言谈体系终于统一,即“我手写我口”。鲁迅即该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诟病的他文笔风格奇怪,恰是因为他在试图改变几千年的书写体系,是一个大变革时期的产物。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