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说,泛爱众,则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古人认为,德行是第一重要的,有了好的德行再去学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可是现在的教育则与之背道而驰,在这个喧嚣浮躁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从学校、家庭、乃至这个社会,都不约而同的认同一个道理,孩子考高分是至关重要的事情,随地扔垃圾,呵斥父母、闯红灯、景区乱写乱画等都是无足挂齿的小事情,凡是可以考高分的方法无所不用其极,不惜花大钱上补习班,请家教,哪怕只是提一分也再所不惜;凡是和考高分无关的事情都是小事情,即使是满身恶习,只要学习成绩优秀,依然是我们交口称赞的好孩子。
成绩优秀,固然可喜可贺,可是还有比成绩更重的东西。
马加爵、药家鑫、复旦投毒林森浩他们从小到大成绩都非常优秀,获奖无数,也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是他们的可悲结果却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他们知道如何考高分,却不懂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而家长只关注看得见的成绩以及众人歆羡的目光,却不关注孩子想的是什么,学校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带来的光环效应和升学率,却没有把目光投向学生心灵的成长。
从学校到个人,我们随着成绩的高低起伏而或喜或忧,却没有发现孩子心灵己一片荒芜,一个火星,就可以燃烧成一片废墟。
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无法在短时间里让学生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同样,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建造气势恢宏的大学,却无法在同等时间内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成绩可以提高,成长却不可拔高,成绩可以立竿见影,成长却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 。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对于成长和成绩而言,成长是根,成绩是枝,没有根,何来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