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一个高中生可以具备哪些思维和能力

admin

每年六月高考结束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的句子 ,当时并不以为意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厌烦。心里总想用类似 “那你还上什么大学啊,现在直接给你一个文凭,你还能上天不成?”的语句去反驳。

现在转念一想,一件事物总有它的道理,从某方面来说我们已经从九年义务教育及三年的高中教育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这里的“知识”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从条条框框的“题海知识”中无形中培养出来的能力。

而高中我们所学的内容不外乎于

这个观点想必应该没有人反驳,可高中语文我们见到更多的大抵是这样:

想必看到这些东西可能钩起你高中时的痛苦的记忆了,明明感觉自己已经回答得非常理想了,为何总是拿不到高分!

那么首先让我们来提取出这样的字眼 概括 思想 词句 分析

个人认为文学作品的赏析是和你积累的课外名著、或是其他文学类书籍呈很大的相关性的。这或许就是你发现自己愈发难以把握这种题型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我们越来越难以琢磨文学大家了套路。比如那时候我时常会想人们有没有过分地估计了鲁迅文章的水平。

现在能否写出与所谓的标准答案相似的结果已经不是应该我们关心的了,就 概括 、 分析 而言,它们一定程度培养了我们对信息的提取归纳、逻辑分析的能力。这一能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是不可或缺的。而 思想 、 词句 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将其运用的不错。比如我们时常的会通过各种语句“揣度”别人此刻正在想什么、推销保险的人同样也需要充分的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各种恬不知耻地制作“大餐”。但和那些媒体人比起来我们还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们断章取义的能力也终究该是让人折服的!

举了些反面的例子,但这种能力我们应该能从语文中学到的,只是看你怎么去理解和怎么去应用罢了。

这是我高中数学老师整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于数学的思想我是这么理解的:

这样看来“数学决定了你在哪里买菜“这句话并无道理, 数据建模与分析 想必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碰到难题也会常用的方法。我在学习中也时常会把“非数字”的知识进行“数字化”然后制作 思维导图 。

抽象空间或许对美术生更有帮助,但我们偶尔也可以在脑海中模拟下“宇宙爆炸”的模型嘛。

概率学问题更是我们生活中的Key,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我们都懂,可到底哪个对我们更加有利就不是你随意就可以妄下结论的。小概率小件我们可以认为它不发生,高中时候也就知道这个。至于I类错误、II类错误那就是后话了,至少高中所学的已经培养我一定的思维。

对于这个不等式求解,高中同学想必应该很熟悉吧。这里可以用到已经学到的 整体换元 。生活中何不是如此,不一定只局限于问题的局部,而更应该是从更整体宏观上去看待。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局部”的去看待一个问题呢?在无聊的酒桌上我们可能会玩这样的猜数字游戏:给定一个范围并记录一个数字,其他人依次去猜数字,猜中者表演个小节目。好吧!也是够无聊的:)

这里我们也已经在用二分法来解决问题了。分而治之,先分再治的道理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把一个问题拆分成许多个小问题,把一项工程分给许多个部门去解决。当你面对一个“庞然大物”的时候,试着从局部上攻克吧。

信息化时代,想要主动获取新一手的信息,首先你得有多渠道。掌握一门外语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英语在如今是这么的普及易学。(这个易学不包括我0.0)

政治是什么?并不要想当然上升到国家的程度,就凭现在学的皮毛,我们还是谈生活中的政治吧。于生活中把政治理解成自己与周围人乃至事物的关系的总合似乎更说得过去。那么首先处理好自己的关系吧。思想支配你的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就会支配什么样的行为。不过国内的政治应该挺无趣的吧,历史就更不用去说了。

最常听到的词是政治、经济、文化,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者经常并排在一起讲,而就经济而言和地理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地理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条件。经济中心绕海走,政治中心内陆跑。学过地理的人想必看一个城市并只是看他的繁华,而是会去深究其中的由来。为什么地标可以建在这个地方,公交线路为什么这么走,为什么会有“雾霾”!?,什么样的地理位置会发生自然灾害等等。

好吧,不说有的没的,总之,它们就是可以帮你省钱!就是这么简单!!!!!!学好了,就是赚钱!!!!!!!

PS:于我而言人生有五件事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