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乙酸乙酯会溶于水,是由于密度相似的原因才会相融,并非“R-OH”和“R-COOH”的亲水性,这俩哥们已经转化为“R-COO”了,而这个东西是难溶于无机溶剂的。
所以如果要降低他的溶解度,可以使用碳酸钠(因为还可以中和未反应完全的乙酸或乙醇),加入碳酸钠后,会产生分层,便于分离。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碳酸钠虽然为碱性化合物,但是它电离出来的氢氧根浓度不高,无法令反应逆向移动。
乙酸乙酯容于水的一部分很大程度是靠其中氧和水中氢形成的氢键.一旦碳酸钠大量溶于水,"占领"了一部分氢,由于氢键具有饱和性,自然影响了本来就微溶的油状的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