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林冲的风雪山神庙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风雪

admin

在写林冲时,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成功的将典型的山神庙与草料场有关环境的描写,将林冲的一系列经典展现出来。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林冲的细致个性与快意恩仇的性格。

而反过来又通过林冲反衬出环境的气氛,可谓是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完美展现。

1、关于文中典型环境草料场与山神庙的分析:

首先,风雪为人物的活动渲染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风雪”渲染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了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

同时,暗示陆谦之流的阴谋已经开始实施,象征高俅之流构成的社会环境如刀风剑雪,极其恶劣。 其次,“风雪”还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草屋“四下里崩坏”,“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觉得身上寒冷”,想喝酒驱寒才会“投东”而去,到市井去沽酒。

也因此得遇山神庙。林冲去打酒,一路上“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打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而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了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

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就直奔山神庙来避风雪。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风雪全过程的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逐步将故事推向高潮。

再次,“风雪”完成了人物性格的转变。林冲有正义感,有扶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但他的优厚地位与温暖家庭也决定了他安于现状、委曲求全的性格。他忍辱求生、逆来顺受,山神庙的亲耳所闻,使他的幻想破灭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终于愤然杀仇投奔梁山。

这种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具悲情的落魄英雄,他克服软弱走向刚强,独自一人奔向梁山,不能不说“风雪”对此起了助推的强大作用。

总之,课文中的风雪,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复制,而是因人设景、囚情布景,使景物成为衬托人物心境、推动故事情节、象征社会本质、构成性格外延的“积极背景”,耐人寻味 。

2、关于文中典型人物林冲的分析

林冲恐火盆内火炭延烧草厅而探手去摸、出门前仔细将门拉好、外出不忘带武器细节动作凸显其性格特点细心谨慎。他一开始碰到故人(李小二)时说是自己得罪了高俅,其实他知道是高俅等人设计陷害他。但他还心存幻想,想要刑满释放,回家与妻子团聚这说明他安于现状。

他经常给李小二钱财,之前在东京,为李小二做主,帮他说话,说明他心地善良侠义济困。他在接管草料场之后因为感觉到很冷,就出去买酒,在临走前,锁门等描写说明他做事细心、为人谨慎。

他在因为草料场坍塌之后去山神庙夜宿之后在门后听到陆虞侯、富安、差拨三人议论林冲必死时,他怒杀三贼人。说明他刚烈性急、妒恶如仇。一系列的描写塑造出了林冲这一典型人物。

扩展资料

典型环境是作家以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深刻地概括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某些影响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并使人物必然如此行动的,各种社会关系和自然条件的总和。典型环境既能体现出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独特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又能体现出人物生活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与特征,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等。

在文学作品中,即使是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社会环境、同一题材类型,其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也各不相同,就是在同一部作品当中,每一个典型人物也都处在各自不同的、具体独特的典型环境之中。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得以最深刻、最充分的揭示。

而环境的典型性也只有通过人物典型性格的发展变化才能最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又是通过典型情节的展开而表现出来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典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