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施展老师在他的《中国史纲50讲》发刊词上说过: 历史真正的功用,是帮助你通过过去看到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
“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怎么理解这句话,其实我一直还是有一些疑惑的。
人们常说知往鉴今,意思是了解了过去就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过去发生过的,今天同样会反复发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往理解这个道理,主要从因果循环的方向去理解,但前两天刷了一个概率论的课程,有了新的发现——从概率论的角度看许多事情,会给人豁然明朗的感觉,有了科学意义上的确定性。进而,你可以真正相信,历史学是真正的未来学。
大家知道,概率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在千变万化的随机性中,把握确定性的一种工具或思维方法。
我们可以用某一件事已经发生的频率,去预测它未来发生的概率,也就有了通过历史预测未来的可能。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说法都是概率论做支撑的。比如,多行不义必自毙。
通常来说,一个人干些坏事,并不一定会被发现或受到惩罚,但确实存在被惩罚的概率,只要干的次数足够多,在概率的作用下,就一定会归于这样的结果——不是不报,时候没到。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说法——叫富不过三代。这通常来自生活的经验,但同样包含概率论的原理。
概率论有一个均值回归原理。均值回归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数据和它的正常状态偏差很大,那么它向正常状态回归的概率就会变大。比如,身高特别高的人,孩子往往不如他高;连续几年超高收益率的基金经理,后几年往往神奇不在,这都是均值回归在起作用。
概率,就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是这个世界的底色。
增加一个概率的视角看世界,你可能更容易看懂这个世界,甚至可以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