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如下:
1、身高:男生身高应在1.60米以上,女生身高应在1.58米以上。
2、体重:男生体重应在50公斤以上,女生体重应在45公斤以上。
3、肺活量:学生应具备正常的肺活量,一般肺活量应在2000毫升以上。
4、力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力量,例如能够承受20个引体向上的力量。
5、耐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耐力,例如能够完成3000米以上的长跑。
6、灵敏度: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灵敏度,能够快速反应并执行指令。
7、柔韧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例如能够完成坐位体前屈等动作。
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以后各朝代都有过对学生实施军训的记载。据记载,在商朝,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
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的大学,以习武为主,教师一般由军官担任。军训主要内容为习射,即学射箭,加驾驭五种战车的方法等。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学生进行军训的记载,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
军训的意义
1、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生活作风: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照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
2、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精神:军训通常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3、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军训中的集体活动和严格的纪律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军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国家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4、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军训涵盖了思想教育、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在道德、智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