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日语中「酸素」「水素」「窒素」的称呼从何而来

admin

氧-酸素:在1774年,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与卡尔·威廉·舍勒各自独立发现了氧元素。随后,建立燃素说的理论。在后续的科学探索中,让·巴蒂斯特·拉瓦锡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氧气。这个名称源于希腊语“oxys”,意指酸,及“geinomai”,意指形成或产生。拉瓦锡的命名源于当时对金属含氧酸的考虑,误以为氧气是构成酸的不可或缺物质。

氢-水素:1776年,亨利·卡文迪什发现了氢元素。拉瓦锡将其命名为氢气,源自希腊语“hydor”和“geinomai”,意指形成或产生水的物质。在1781年,人们证实了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1800年,首次通过电解水实验获取到了氢气和氧气。

氮-窒素:氮元素是在研究物质燃烧时被发现的。1772年,丹尼尔·卢瑟福成功将氮气分离出来。这一过程揭示了氮在生命体内的关键作用,因为发现将动物置于氮气环境中后,动物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们将氮气称为“noxious air”,意指“有毒空气”。在德语中,这一命名被解释为“导致窒息的物质”,即“sticken”(导致窒息)与“Stoff”(物质)的组合,最终日语直接将德语翻译为“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