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
2. “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
3. 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4.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5. 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称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
6.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组诗作品。
7.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8. 作品鉴赏:
9.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白日斜”交代时间。抬头看天,已是夕阳西下,黄昏将至,更添一种日暮途穷的感觉,表现了诗人胸中的忧虑、怨恨以及失落,也为为后两句抒情做铺垫.
10. ①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由小”(杜甫《望岳》)的雄心壮志,也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11.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xxx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12. 龚自珍的这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1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15. 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16. 这首诗前两句中的“__________”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17.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18. (1)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2)对新生命的赞美;呵护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参考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9. 《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无私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 ,__________”就是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