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H,E为C,G为N,R为O,X为Si,Z为Fe, (1)N的质子数为7,其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2p 3 ,因氨分子之间有氢键,则沸点高,易液化,故答案为:1s 2 2s 2 2p 3 ;氨分子之间有氢键; (2)SiO 2 中Si能形成4个Si-O键,则Si原子采取sp 3 杂化,又CO 2 属于分子晶体,SiO 2 属于原子晶体,则SiO 2 的熔点高, 故答案为:sp 3 ;CO 2 属于分子晶体,SiO 2 属于原子晶体; (3)非金属性越强,C的非金属性最弱,则C的第一电离能越大,但N原子的p轨道半满更稳定,失电子较难,则N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则 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故答案为:N>O>C; (4)因CH 4 和NH 4 + 、NH 3 和H 3 O + 、CO 2 和N 2 O、CO和N 2 中原子数目相同、价电子数相同,则它们属于等电子体,故答案为:CH 4 和NH 4 + 、NH 3 和H 3 O + ; (5)体心立方晶胞中Fe原子在顶点和体心,则原子个数为1+8×
则实际含有的Z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4=1:2;又因Fe 2+ 转化为Fe 3+ 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 6 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 5 半充满状态,则Fe 3+ 比Fe 2+ 更稳定一些, 故答案为:1:2;Fe 2+ 转化为Fe 3+ 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 6 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3d 5 半充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