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困扰我们的是“限制性信念”
你对命运对你各种不公的“控诉”,的确让人心疼,但,静心来看,真正困扰你的不是那些“机会”、“要求”、“标准”、“政策”等,而是我们内心充满了的那些“限制性信念”。我们来看哈,十多条“走不通”,背后支撑你坚信这个观点的信念是“唯有(高)学历才是我人生的唯一出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凡事都有3种以上的解决方法,人不能吊在一颗歪脖子树上。这些都告诉了我们,不要执着于一条路、一个想法。“执着”、“专注”本身没有问题,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甚至是越努力、错误越大。
一句“初中没读完,我已经没有了未来”就将你自己“限定”在了一个狭小的、自卑的空间里:我是不配的、不值得的、我是一个失败者、我一事无成。如果早先就能改变一下认知、转换一个思维方式呢?“我比同龄人更早的接触了社会/我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经验/我拥有了除了学业更多的选择/我的人生拥有更多可能性”。
亲爱的,没有人可以限制我们人生更多可能性,除非你自己“画地为牢”。25岁,是一个充满梦想,更应该拥有梦想、实现梦想的美好年龄,何不现在重新出发?找到你喜欢的事情,或重新培养兴趣爱好,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学业、大学并非成功的唯一达成路径。
2.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所赋予的一切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积极乐观、消极悲观都是我们的模式。二者的区别在于“关注点”在哪里。当我们聚焦在自己“没有的”地方,会产生抱怨、消极的情绪,伴随着的是不开心、失望/失落、甚至是绝望。当我们聚焦在自己“已有的”地方,会产生感恩、积极的情绪,伴随着的是开心、快乐。
既然乐观、悲观/感恩、抱怨是我们的模式,那么,自然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实现改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量转换。就是心怀感恩,意志所在、能量随来。对自己已有的表达感恩,试想,如果你施舍了乞丐钱物,他是抱怨的,下次你还愿意再给他施舍吗?如果他是感恩的,是不是你内心也更加愿意帮助他?同样的道理,大自然的吸引力法则,越感恩越幸运、越分享越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