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成语是食不果腹。
拼音:shí bù guǒ fù。
释义: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译文: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艰难。
近义词
饥肠辘辘
读音:jī cháng lù lù。
解释: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饥饿。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