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意指遥远的距离。在古汉语中,“遥”是一个从辵从爻的形声字,表示远的意思。在《广雅》中,遥被解释为远,而在《方言六》中,梁楚地区则特指“遥”为远。在《楚辞·招魂》中,也有关于“遥遥,远也”的记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提到“可登而路遥”,强调了远的距离感。在《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和《与妻书》中,遥闻也被用来指代遥远的距离,而《青门剩稿》中的“遥语应元”则描述了远方的对话。
遥除了指空间上的远,也指时间上的长久。在古代诗文中,“勤思终遥夕”一句描述了夜晚的漫长,这里的“遥夕”即为长夜之意。在《杂诗》中,“遥久”则表示时间的长久。
在古代文献中,“遥”有时也被用作“姚”的通假字,意指美好、妖艳。在《杂诗》中,“遥冶”和“遥艳”这两个词都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与妖娆。而在描述物体动作时,“遥曳”则表示摇动或摇晃。
遥的用法多样,除了表示远距离和长时间,还被赋予了美好的意义,如遥冶、遥艳,以及摇曳的动作,体现了汉语中字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遥,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不仅能够传达空间和时间的远近,还能够表达美好的情感和动作,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充满魅力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