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原水指的是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水。广义上,任何进入水处理流程前的水都可以被称为原水。例如,从水源输送至澄清池待处理的水即为原水。这包括自来水、河水、地下水等。
软化水:软化水是指通过特定处理,去除了水中硬度离子(主要是指钙、镁和钠离子)或将其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在水处理过程中,使用色可赛思树脂仅能降低水的硬度,而总的含盐量保持不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水壶长时间使用后内壁会产生水垢。这是因为取用的水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如钙、镁盐。这些盐类在常温下溶解于水,无法被肉眼察觉,但当水被加热煮沸时,许多钙、镁盐会以碳酸盐形式沉淀,紧贴壶壁形成水垢。我们通常使用“硬度”这一指标来表示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硬度每升10毫克氧化钙相当于1度,硬度低于8度的水称为软水,高于17度的称为硬水,介于8至17度之间的则称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通常属于软水,而泉水、深井水、海水则属于硬水。在工业上,标准有所不同,一般只有硬度小于1的水被视为软水,1至10之间的常统称为硬水,而硬度超过10的水则多称为高硬水。尽管有些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很高,却不见水垢生成,这是因为这些钙、镁离子以氯化盐形式存在,是可溶的,加热时不会沉淀。
水的硬度对日常生活有显著影响。例如,硬度大的水洗衣服时不易起泡;异地生活因饮用水的硬度改变可能导致水土不服;水壶内结水垢会降低其导热性;工业锅炉中的水垢甚至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因此,生活和工业用水都应适当控制硬度。长期饮用软水(如纯净水)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长期饮用硬水(如矿泉水)则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