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这可是一个可以难到物理学家的问题!
简单来说,溶液呈现什么颜色与溶液中的溶质有关。
先简单说:
①单就离子而言: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MnO4-(紫红)、CrO42-(黄色),Cr2O72-(橙红)等。含有这些离子的水溶液就会呈现相应颜色。
②就分子而言:Cl2(黄绿)、Br2(黄色→橙黄)、I2(黄色→橙红)等
③就胶体粒子而言:Fe(OH)3(红褐色)
再复杂了说:
离子在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是因为离子与水形成水合离子,而水合离子吸收光能后出现电子(或原子)能级跃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呈现出该色光的补色——这就是吸收光谱的原理;如果离子(或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回去,也会释放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呈现特定颜色,这就是发射光谱的原理。
我们能在远距离上分析星体的构成元素,如太阳的构成元素,就是依据对太阳光的分析出来的。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