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为《问说》作者的观点补充一两个实例

admin

1、孔子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2、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