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游高梁桥记相关介绍

admin

袁中道,明代散文大家,字小修,湖北公安人,与兄袁宗道和袁宏道并称“三袁”,以公安派文学风格著称。他的游历足迹遍布各地,留下了丰富的记游诗文,集结成《珂雪斋集》一书。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六休,同样来自湖北公安,与两位兄长共享公安派声誉。他的文章崇尚自然,也创作了不少纪游佳作。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的高梁桥,有着悠久的历史,由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十九年建造,后经过清代和民国初年的改建。在1982年的整治工程中,它再次经历了现代化的改造。

明清时期,高梁桥周边曾是繁盛的景象,古刹林立,河水清澈,成为京城郊外的一大景观。夏季,王公贵族、百姓老少都喜欢来此游玩,桥头酒肆、茶馆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从城楼上望去,高梁桥如玉带横卧,白桥映衬着碧绿的河水,柳树下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近看桥下,柳絮飘飞,燕子戏水;桥上则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它是进出京城的重要通道,故而繁华无比。侧面看去,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悄然展开,与燕山相映成趣。

关于高梁桥的传说,流传着刘伯温修建京城时引发龙神不满的故事。龙神偷走京城水系,刘伯温的手下高亮追赶,最终龙神逃脱,留下高梁桥这个地名。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增添了高梁桥的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