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仪休身为鲁国宰相,酷爱鱼类美食,却对国人献上的鱼礼坚决不受。他的弟子对此表示不解,询问其故。公仪休解释道:“我之所以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是因为我深知,一旦收下馈赠,我便可能因私废公,失去相位。那时,即便再嗜鱼,也无法自给自足。反之,若不收馈赠,便能长保相位,自然能够长久享受鱼的美味。”
2、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杰出政治家,对鱼类的喜爱人尽皆知。然而,即便在担任国相期间,面对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献鱼,他也一一婉拒。他的学生不解其意,劝说道:“老师,您如此喜爱鱼类,为何不接受别人的好意呢?”公仪休耐心回答:“正因为我嗜鱼如命,更不能接受他人的恩惠。如果我因小利而丧失原则,一旦被罢免相位,即便再嗜鱼,也将无鱼可食。反之,我若能坚守廉洁,不受贿赂,便能永葆相位,自给自足。”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公仪休虽然嗜鱼,但更懂得坚守原则的重要性。他不为小利所动,坚决抵制诱惑,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这为我们今天的从政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清白做人,堂正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