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家庭的变迁

admin

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中,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人的个性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个体社会化的早期阶段,家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家庭教育功能产生了影响,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社会转型期中国家庭的变化和趋向

1. 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趋向简单化。家庭成员的减少使得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传统大家庭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逐渐消失。

2. 家庭成团模式减少,角色扮演趋向专一化,家庭中的角色失调趋向普遍化。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相对减少,家庭成员所扮演的一些社会角色逐渐消失,家庭成员对于各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将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3. 成员交往频繁,互动类型趋向多元化,家庭中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相互依赖性也日益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类型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4. 大众传媒迅猛普及,代沟加深,家庭成员调节和控制社会影响的压力增大。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和对人们行为活动的暗示作用不仅使家庭在几代人之间出现了代差现象,而且也导致了同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价值观差异。

二、社会转型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功能的形态和特点

1. 家庭在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教导作用被弱化。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包括祖父母)对子女过分娇宠、溺爱,凡事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对于基本生活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2. 家庭在社会规范、道德情操形成方面的教导作用被异化。家长言行不一或者家长潜意识中出现的社会失范行为,都导致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所起的正面作用被异化。

3. 家庭在生活目标、个人理想志趣形成方面的指导作用被强化。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中国家长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被进一步强化,普遍重视对子女生活目标的指导和人生理想的巩固。

4. 家庭在个人适应社会角色方面的培养作用被淡化。独生子女家庭中个体在家庭中获得的角色体验较之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中大为减少,甚至男女性别角色行为的培养都会受到影响。

家庭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形态和特点正随着社会转型而发生变化。全社会应关注这些变化,正确引导家庭教育,以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