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对联的基本知识,基本特点

admin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

  (一)对联的部分术语

  对联的术语很多,以后会逐渐涉及,为了便于说明,这里先只介绍几个基本的。

  1、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又称出句、上比、上支等。一般应以仄声字结尾。

  2、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又称对句、下比、下支等。一般应以平声字结尾。

  3、全联:包括上、下联。

  4、半联:半副对联,只有上或下联。

  5、副:对联以副为计数单位。

  6、言:就是字。八言联就是指半联包含八个字的一副对联。

  7、联尾: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联尾应是仄声字,下联联尾应是平声字。

  (二)对联的定义与发展

  对联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或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近或相同、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

  对联是对偶发展来的。对偶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两个并行、等长的修辞单位,称为对偶。运用对偶最盛的是六朝的骈文。诗词中的对偶叫作对仗。对仗是对联最基本的特点,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

  二、对联的特点

  (一)字句相等

  对联的上下联字句数要相等。

  1,单句短联

  如:

  天对地

  林海对雪原

  辞旧岁对迎新春

  爆竹辞旧对桃符迎新

  地暖花长发对天晴鸟争鸣

  静坐当思己过对闲谈莫论人非

  绿岭层层千山秀对红花朵朵万里春

  2,双句对

  如:

  日焕中天,燕舞莺歌新岁月

  春回大地,桃红柳绿好风光

  3,多句对:半副三句以上的就是多句对。

  如: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岁月辞去

  春联副副,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注:有一种极个别的情况,就是有意追求“字数不等”来造成一种弦外有音的效果。如民国时期,袁世凯死后,四川有人作了一副“挽联”:

  中国人民万岁

  袁世凯千古

  在这里千古对万岁,但袁世凯只有三个字,不能和中国人民相对。其实是暗指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的对联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同其他艺术形式向比较(特别是诗、词、赋),对联的主要特点有四点:

  1)上下联字数相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2)上下联内容相关.一般来说,上下联应围绕一个相关的主题并行叙

  述或正反表达,或构成延续\因果关系.

  3).上下联强弱相当.对联的强弱大致有三种关系:一上弱下强,注意

  反差不宜过大;二上下同等,这是最佳的;三上强下弱.这是必须克

  服的缺点.

  4)上下联文字相别.即上下联不宜有重复字,特别是处于同一位置的

  字.有两种情况除外:一是个别衬字性质的虚词,允许重复,但必须

  放在同一位置上;二是上下联异位重字,必须交错相对,如回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