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同音词语释义

admin

音调相和。《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郑玄 笺:“同音者,谓堂上堂下八音克谐。”

声音相同。《韩诗外传》卷五:“故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 汉 繁钦 《与魏文帝笺》:“都尉 薛访 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啭引声,与笳同音。”

比喻说同样的话。《法苑珠林》卷十三:“时千梵王异口同音,而说偈言。”

同一读音。 清 俞樾 《小浮梅闲话》:“又一室曰‘菹库’,复有神曰 蔡伯喈 。则‘蔡’‘菜’同音,沿讹已久。”元曲以‘菜佣’为‘蔡邕’,非无自矣。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二章:“所谓直音,就是以同音字注音,如‘乐,音洛’,‘说,音悦’。”

音调相和,声音相同,比喻说同样的话,同一读音,这些都是同音词语释义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古文经典中,如《诗经》、《韩诗外传》、《法苑珠林》等,对同音词语的运用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描述,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语言音韵的敏感和理解。无论是《诗·小雅·鼓钟》中堂上堂下八音的和谐统一,还是《韩诗外传》中同明相见、同音相闻的深情描绘,抑或是《法苑珠林》中异口同音的奇妙场景,都揭示了同音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丰富内涵和表达力。

在古代文学中,同音词语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文字的音韵之美,更是为了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小浮梅闲话》中对“蔡”与“菜”同音的探讨,以及“菜佣”与“蔡邕”这一元曲用词的变化,都展现了古代文学对语言文字的精细推敲和创造性运用。这些例子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文字语言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

直音注释,如“乐,音洛”、“说,音悦”,更是古代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文字音韵的准确记录,也是对古代语言学方法和理论的体现。通过这些直音注释,我们可以窥见古代语言学对同音词语的研究深度,以及古代学者在语言文字研究上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同音词语释义不仅在古文经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古代文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文字的表现力,更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对于现代语言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