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是高尔基早期作品中的佳作,它凸显了革命浪漫主义的特色。诗歌以波澜壮阔的大海为背景,通过描绘恶浪、雷电、狂风和巨浪,营造出紧张的氛围,色彩浓烈鲜明,塑造了一个高傲的黑色暴风雨精灵形象,语气激昂且带讽刺。这些元素展现出革命浪漫主义的鲜明特征,整体上构筑了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浓郁氛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高尔基在早期美学观念中提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到来,他强调希望是超越生活的美好存在。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常在暴风雨来临前在海上飞翔,因此在俄语中,“海燕”意味着“暴风雨的使者”。
《海燕》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19世纪末,欧洲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导致3000多家企业倒闭,超过10万工人失业。沙皇统治日益黑暗,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革命斗争风起云涌。高尔基为了赞扬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政府,批评机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自己的示威体验,创作了这篇小说。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俄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以及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