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2019.08.22(54)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目标的三个层级(摘录第57——87面)

admin

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等级——初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

“习惯、积累和了解”属于初级目标。

“体验、感悟和揣摩”属于中级目标。

“评价、鉴赏和探究”属于高级目标。

(一)习惯、积累和了解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培养以下良好习惯:

1 诵读。诵读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默读、速读、品读等方式。

2 查工具书。

3 圈点勾画。

4 看注释。

5 做笔记。

6 看“说明”和“目录”。

7 阅读姿势。

1 积累字词

对这些词语要做到学一个巩固一个。做到“三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个别的还要会运用)。

“课后练习”中经常汇集一些重点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核”,没有这个“基本内核”支撑,是无法学好语文的。

语文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举行一次“词语比赛”形式灵活多样。

  2 积累语文常识 。

3 积累篇章。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各种文体的代表之作,总要装上几十篇在脑子里。这不仅是为了应付背诵默写,更主要是提高文化素养。

背诵不仅仅是指诗歌、散文、对长篇小说、戏剧中的精彩段落也要背诵。

《课程标准》中,多次用了“了解”一词。

初中部分要了解的内容有

1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他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了解的内容,对于扩大视野、活跃思维是有好处的。了解的内容基本上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具体运用中加深理解,通过训练熟能生巧。

(二)体验、感悟和揣摩

1 体验

什么是阅读体验?主要指的是学生要有原始阅读的感受。

为什么要强调阅读体验?

因为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有深刻的印象。

阅读体验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阅读体验还包括对情感的体验。

2 感悟

感悟的过程就是朱熹说的“虚心涵泳,切记体察。”“涵泳”包括了体验和感悟,“体察”就是体验,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教师在学生感悟的过程中怎么做呢?

引导、启发、点拨。

引导主要是思维方向上的引导。

启发主要是给学生以必要的铺垫,使之有台阶可登。

点拨主要是帮学生拨开迷雾,驱散乌云。

3 揣摩

以《孔乙己》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揣摩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揣摩就是反复思考推求,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揣摩的内容有:1 字词的精妙。2 句子的隐含意义。3 深刻含蓄的题旨。4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

揣摩的切入点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从修辞的角度也可以从逻辑的角度等等。

揣摩是从体验走向感悟的必然过程。

体验感悟和揣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体验是感悟和揣摩的基础,感悟和揣摩是体验的结果。

感悟是明晰的、确定的,揣摩是推求的,必然的。

感悟是揣摩的必然条件,揣摩是感悟的升华。

(三)评价、鉴赏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