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年间包拯是文曲星,狄青是武曲星。
文曲星——包拯
在民间传说中,包拯是文曲星转世。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相传这个星宿转世之人,必定是才高八斗的状元之材!而历史上的包拯也的确文采过人,他在28岁时考中进士,后来就一直在朝中任职,很受皇帝的器重。
人物介绍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但为了侍奉年迈的父母而辞官在家。庆历三年(1043),被大臣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为监察御史。庆历五年(1046)出使辽朝,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奏请免除了七个州的河桥竹索税,还请求朝廷分发土地给百姓耕种,以及准许解盐通商买卖。在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最激烈之时甚至上奏直接指责皇帝。由于包拯敢弹劾,社会上出现了“包弹”的谚语。
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被称誉为“包公”、“包青天”等。包拯的形象被后世民间不断演绎,被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的塑造,衍生出许多轶事传说,有小说《包公案》、《三侠五义》,戏曲《陈州粜米》等大量的作品问世。包拯甚至被神化,在中国民间宗教中传其为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之一。
武曲星——狄青
包拯是文曲星下凡,而和他同一时期的狄青则是武曲星下凡。
狄青是北宋名将,他长相俊秀,因面有刺字,因此常年戴一张鬼面具,所以世人皆称之为“面涅将军”。狄青武功高强,后来还在大学士范仲淹的帮助下读书学习,精通各种兵法。他曾大破西夏军,平定侬智高叛乱,在他一生的所有战役中以夜袭昆仑关最为著名。
人物介绍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
狄青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皇祐五年(1053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此后历任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后受到文官集团排挤,于嘉祐元年(1056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