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指虚心接受意见的成语是什么

admin

1、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成语解释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成语例子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2、闻过则喜

wén guò zé xǐ

成语解释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成语例子宋 陆九渊《与傅全美书》:“故其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3、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成语解释知道了过错;必定改正。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成语例子是呀,我是个旧脑瓜子,我是个夹生饭,往后我知过必改。(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 十)

4、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成语解释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成语例子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不矜不伐,颇为动听。(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5、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成语解释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成语例子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