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是同化的薄壁组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基地。它由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以及分散其间的硬化细胞(石细胞)、草酸钙结晶等组成。
(1)栅栏组织:紧靠上表皮,是由1~3层竖状长柱形细胞组成,一般乔木大叶茶为1~1.5层,灌木中、小叶茶为2~3层,少数3.5层。细胞表面有叶绿体,叶绿体具有片状结构,在片状结构中又分为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叶绿素集中分布在片层之间,尤在基粒片层最密。基粒片层的层数与光合作用功能有关,一般大叶类茶树片层60~100层,中、小叶类茶树29~40层,这与进化过程中大叶类茶树多处于原始森林的荫蔽条件下,光照强度小于中小叶茶树有关。中、小叶类茶树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栅栏组织多为2~3层,使茶树的抗寒和抗旱性强于南方大叶类茶树。
(2)海绵组织:紧靠栅栏组织下方,由一些椭圆形薄壁细胞所组成。是叶片代谢产物如茶多酚、维生素、糖类、生物碱等的仓库。海绵细胞内也有叶绿体、线粒体等,它们是多种氧化酶的载体。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当液胞受到挤压,茶多酚外渗与叶绿体、线粒体中的多酚氧化酶发生氧化,变为儿茶素邻醌(黄色),再继续氧化成为茶黄素(橙黄色),茶黄素氧化产生茶红素(红色),茶红素进一步氧化并与氨基酸等物质聚合,最后形成了茶褐素(暗褐色),这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生化反应。海绵组织比例大,所包含的茶多酚和多酚氧化酶亦多,有利于红茶品质的形成,这是大叶茶资源适制红茶的生化基础。
(3)硬化细胞:多处在海绵组织中,亦有伸展至上、下表皮组织内的,起着支撑作用,它有树根形、星形、骨形、纺锤形、短柱形等。硬化细胞的有无和形态与茶树进化程度有关,一般进化程度较低的野生型乔木大叶茶数量较多,且多呈树根形或星形,导致叶质硬脆;进化的灌木型中、小叶茶很少有硬化细胞,且多呈短柱形或骨形,叶质相对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