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赛龙舟是中山的一项特色民俗活动,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聚集在河边观看龙舟比赛。
2. 端午节到来,我想念朋友,发送短信祝福。龙舟快速前进,粽子香气四溢,生活充满快乐,少有忧愁。你风采依旧,事事顺利,身体强健。端午节快乐!
3. 随着裁判员的指令,所有队伍同时出发。本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与,他们的龙舟按照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一些队伍按照船头指挥员的鼓点前进,拼命划动,迅速领先;而有些队伍则手忙脚乱,落在后面,真是欲速则不达。
4. “竞渡”的习俗从何而来?南朝梁的宗慎在《荆楚岁时》中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隋书、地理志》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屈原于五月望日投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诸郡皆然,而南郡尤甚。”可见,到了隋朝,龙舟竞渡已经演变成了“竞渡之戏”,吸引了众多观众。
5. 停下车来,坐在枫林中,晚霞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要红。
6. 人们纷纷涌向河边,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河岸上也早已停靠着几只雕刻精美的龙船。
7.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发展。自屈原投身汨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民众心中的地位就固定下来,他的精神将得到净化和提升,无法割舍,挥之不去,进而升华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8. 《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9. 唐代时,划龙舟非常流行,许多皇帝亲自观看比赛。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鼓声初响,兽头显威,万人呐喊,多船竞发的壮观场景。
10. 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11. 这些词汇似乎与龙舟无关,可能是由于错误标记或输入错误。
12. 这些短语与龙舟无关,可能是由于错误标记或输入错误。
13. 这些对比词汇与龙舟无关,可能是由于错误标记或输入错误。
14. 问句的语法结构没有问题,但需要上下文来判断其是否与龙舟相关。
15. 观看!他们划得非常整齐,一起抬起桨,一起放下桨,甚至连桨抬的高度都一样。观众们伸长脖子,观看这场精彩的比赛,并高声呼喊:“加油,加油!”
16. 赛龙舟的河道选在三江之一的浈江口,河面上挂起的三角彩旗和两岸撑着各式花伞的人群连成一片,与岸边高耸的楼群一起映入平静的河面,又与河中的五彩缤纷的龙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1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8. 快乐龙舟,划向未来!
19.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20.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仿佛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