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话作为曲眼,不仅为前四句描绘的景色提供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而且触发了天涯游子内心的悲伤情感。这首曲中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也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全曲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感人的艺术境界。
全诗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白话文翻译为:
枯藤缠绕着老树,乌鸦在黄昏时落在树枝上。
小桥下,流水潺潺,附近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而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瘦弱的马承载着旅人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让那位远离家乡的游子感到无比的忧伤。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曾热衷于功名,但元朝统治者的民族高压政策让他一直未能如愿。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漂泊,生活困苦。在旅途中,他创作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二、赏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受到了董曲的影响,但他并非简单模仿,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观进行了再创作。在选择景物时,他为了强调旅人的凄凉和孤独,选择了秋季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以一句点睛之笔揭示了全曲的主题。他删减了一些与情感表达不符的景物,使意象更加统一。在词句的运用上,他展现了高超的技艺,用最简洁的文字传达了丰富的情感,这是这首小令艺术上成功的关键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净沙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