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背景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 。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
P。S。也就是说,这是他死的那年写的……
另:诸葛乔(204——228年),诸葛瑾次子,本字仲慎,与胞兄诸葛恪在吴国的名声颇大。初,亮未有子,求兄子乔为嗣子,故易其字为伯松。到蜀国后,任驸马部尉。 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探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 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特意让诸葛乔同士兵们—起,亲自参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 228年卒,年二十五。(《三国志·请葛亮传》裴松之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