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羡余”现象和语文考试病句类型里的“成分赘余”有区别吗

admin

成分赘余与羡余概念并无联系,成分赘余是指语义重复,句子中某一个成分在意思上讲了两遍,这个定义仅适用于现代汉语中的病句。羡余则是语言演变中的现象,指的是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即从前一个字一个词,现在变成了两个字一个词。故羡余与词语结构的改变相关,而成分赘余则与句子成分有关。

我们以“窗户”为例,现代人理解为“窗”,而古代人可能认为是“窗”与“户”。这种认知的变迁是语言在白话文演变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与成分赘余无关。当词组成短语或句子时,才有“成分”的概念。例如“美丽”,在古代只有一个字,无论是“美”还是“美丽”都只是一个词,只在词典中有记录,不存在成分赘余。

当我们用“美丽”组句时,它就变成了句子中的不同成分:谓语、宾语、主语、定语、状语或补语。这时“美丽”才有了句子成分的意义。而成分赘余是在句子的角度上考虑,即至少两个词同时出现,且意思重复。

例如:“美丽漂亮的他出现了。”这时“美丽”和“漂亮”两个词可能构成成分赘余,至少需要两个词才能出现这种情况。总之,羡余与成分赘余是两种不同概念,分别涉及词语演变与句子成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