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只凭着自己的想象来画画,完全脱离了实际,大文豪苏东坡也对这个故事有过评价,他在自己的文章《书戴嵩画牛》中批评戴嵩的画牛图失真的原因是“观物不审”。意思就是说即便像戴嵩这样的大艺术家,如果脱离了实践,不能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细地观察细节,就会产生这样的常识性错误。
甚至要被一个小小的顽童取笑。苏轼在文中还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谚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来阐明这个观点。意思就是说耕田的事情就应当去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就应当去问婢女。
扩展资料
《斗牛图》被杜处士收藏。相传有一天,杜处士将这幅画拿出来晾晒,有位牧童正好路过,仔细看了《斗牛图》后,忍不住“嗤”笑一声,杜处士惊奇地问小孩笑什么。
牧童指着图画说:“牛相斗时,全身力气都集中在角上,尾巴应该是夹在两股中间,可笑画牛的人不懂斗牛的道理,让牛尾翘起来摇晃。”杜处士听了十分叹服。显然,戴嵩画斗牛时,没有细致观察斗牛细节而造成误笔。但是瑕不掩瑜,这仍是一幅久享盛誉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