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一件事不主动,有可能是这件事太难,不敢做;可能是这件事无意义,没兴趣做;也可能是周围的环境不需要她主动,因为有人“替”她着急。我们需要系统的来看。
家长可以尝试下面的思路:在学习上给予一定的空间,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让孩子有限的承担选择失误后的后果(如,作业没有完成,受到老师惩罚等)、让孩子在家里享有家庭成员的权利(如做家务)、当孩子出现一点点主动学习倾向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予语言上的鼓励、还有家长的模范作用(家长每天会学习看书)等等。
其实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她学习取得进步的时候给她肯定,这样她学的更好、更主动。当她学习退步的时候看她碰到哪些困难,陪她解决。她他不想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允许她自己试着做一做。
最怕的就是当她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们没有及时上去肯定。而当她出现一丁点退步或被动的时候,我们就马上上去唠叨,这样孩子的学习就会变的越来越被动,而且亲子沟通也会变的越来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