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子数等于什么

admin

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根据新浪资料显示: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中子数即原子核中的中子数目,求法是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

中子数即原子核中的中子数目,求法是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虽然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核内的质子数目确定的,但是如果没有中子,由于带正电荷质子间的排斥力(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就不可能构成除氢之外的其他元素。

扩展资料:

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质子数(Z)=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

质子数(Z)=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计算方法:

氧原子质子数为8个,那么核外电子数也为8个。任意元素的同位素的中子数都不尽相同,所以此方法不能用于同位素中子数计算。对于原子来说:电子数和质子数就是看几号元素。比如H是1号元素,就含有1个电子,1个质子。

中子数要知道质量数。如果还没学到这里,质量数可以简单的认为是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比如O是8号元素,就有8个电子和8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16,中子数=16-8=8

对于离子来说,质子和中子是同上面完全一样,电子有变化,得到变多,失去变少。方法差不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之和)-所带电荷数)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n为电子层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排满了L层才排M层。以上四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