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执教《驿路梨花》,既熟悉又陌生,对于文章的情节和主题很清楚,对于学习重点的设置也无外乎就是理解主题。但是,对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之前没有涉及,对此自己很不熟悉,还有“驿路梨花”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我竟全然不知……
基于以上知识空缺,我备课时重点查阅了相关资料,所以,这次讲课,感觉对于主题的把握应该更深刻,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理解地也更到位,有的同学还出乎我的意料:他由边疆的民风文化,联想到了“公德”,进而提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观点;有的同学想起了班主任的话:做什么事之前,想想会让别人舒服吗?有人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学们七嘴八舌,热闹起来……
我想,这正是学习本课的意义所在,对照自己,指引自己,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