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怎样提高乡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admin

乡镇中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边远地区乡镇中学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好的教育资源优先安排到城市里的中学,好的生源优先被城市中学招收,学历高能力强的教师优先安排到城市中学,所以乡镇中学成为教育资源、生源、师源的最末端,以比城市中学少的关注程度,承当起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然而教学质量评比,教师技能评比,升学率评比乡镇中学却和城市中学同等。所以乡镇中学就成为人们认可的低教学质量的中学代名词。

那么乡镇中学就真的成了中学教育中最落后的地方了吗?其实也不尽其然,多少乡镇中学里也曾经飞出金凤凰,很多乡镇中学也有自己自豪的教育经验。乡镇中学的老师们,用落后的设备,不被公认的优秀教师,培养着被优秀学校淘汰下来的花朵,他们付出的比别人甚至更多,每一点点进步背后是无尽的艰辛。

下面我就对乡镇中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乡镇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的原因。

1、生源质量不好

乡镇中学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多数地区学生总体质量下降,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学习好的学生多被城市里的好学校招走,留下来的多数是家里贫困的或学习差的学生,小学教育是中学教育的基础,生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家庭贫困的学生多数父母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思想不积极,加之社会原

因,农村教育成了一个瓶颈。多数学生都是在小学灌输式教育下升入初中,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改革大形势下,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来说无法理解,也很难实施。

2、学校教育资源缺少

目前国家通用的几个版本的教材,多照顾的是发达地区教育,教材中的很多知识不适合农村教育。在一般的学校,多媒体教学只是在公开课时候才有,教室里一般没有多媒体设备,一些有电脑设备的学校,多是城市学校或单位淘汰下来的设备,且使用机会很少。课外阅读课,很难找到适合阅读课本,学校图书馆的书多数是爱心人士和单位捐赠的,对学生可以说没有实际帮助。各种实验设备或陈旧或根本没有。

3、教师教学方法受限制

现在在乡镇中学的教师,多数是接受过专门高等教育,或受过教育培训,他们教学能力没有问题,而是环境限制了他们水平的发挥。学生的基础,学校教学条件,中考和高考质量等条件,让乡镇中学的老师们走不出教改的步伐,他们只能在保证上级要求同时,偶尔做一点小小的变化,来追随教改步伐。有的学校为了响应教改,不顾自己的实际,盲目跟风追随,现在多数教改成功的学校,都有自己大的教改环境支持,所以很多乡镇中学教师在教改后不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绩,反而牺牲了教学质量,不被别人认可,所以变得畏缩不前。有的因为是独生子女,一切顺着孩子,孩子做错事情不进行教育还不支持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到学校里无理取闹。这一些更是影响老师教育

的积极性。

4、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认识跟不上

乡镇中学学生多是农村学生,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就算家长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好前途,但他们不知道怎么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送入学校,一切就靠老师。学校扩招引起的就业困难,也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信心,辛苦把孩子的学业供结束,最后还是难找工作。新形势下老师也不是家长和学生尊重和崇拜的对象,老师微薄的收入,低声下气的到家里求学生去读书,大毁教师神圣的形象,认为当教师很没出息,老师也就成了家长心中很没出息的人。家长的认识一定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现在普遍认为农村的学生难教。

(二)、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生源质量差,我们做乡镇中学教师的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改变自己的学生。可以根据招收道德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把基础差不多的分成平行班,在教学的的时候,基础差的班级多进行基础方面教育,基础好一点的多进行拓展教育。教学中多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然这必须有一个敢于改革,敢于承担,善于调控的学校领导,才能保证分班的进行。因为很少有老师愿意教基础差的班级。现在很多人反对分快慢班进行教学,很多家长都想孩子读快班而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因素,但教育应该是教好学生为目的,不应该拘于形式。善于学的多学一些,不善于学的打好基础,以求上进,

这样整体才会有提高。

2、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应该是特定的,教学目的就是教好学生,让学生学到知识,不违反教育法规前提下的一切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都应该是好方法。我们处于教学一线的这些老师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学校组织搞的不切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模式。“洋思教学模式”“大课堂教学模式”等等教学模式只是在特定地区才能产生的,他们成功有着很多社会基础,不是我们照搬过来就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受益的,乡镇中学大多没有那个条件。农村中学学生特点就是自学能力不足,回家家长监督不够,这些恰好和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新教学方法冲突,就算我们现在开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所以找到能适应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的方法,是现在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教育理论中的空白,对于在乡镇中学教书的老师来说,也是机遇。

3、调动家长配合教育

农村中学很多孩子离家较远,有的读三年初中家长还没有到过学校一次,孩子学习怎样,表现怎样完全靠成绩通知书反映。家长忙不能成为理由,因为教育只靠学校,只靠老师是完全不够的,家长的配合也是教育的关键,既可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也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关心他的学习,爸爸妈妈知道孩子是否学得好。了解多了,家长就知道老师的艰辛和付出,社会就会认同老师的教育,学生在社会影响下更认真学习,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4、充分调动起老师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让老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乡镇中学要让老师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中来,我们也可以研究出自己的教学模式。老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花朵是否开得旺盛,取决于园丁是否全力付出,老师的积极性靠上级和家长的肯定,社会的肯定。尊师重教,教学质量就会提高,社会自然会发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