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林清玄说:
读书,就是生命的化妆。
有一种美征服人的感官,而有一种美却能征服人的灵魂。
有一种美花期很短,而有一种美却历久弥香。
这种美,源于书香盈怀;这种美,源于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真的可以让人变美。
这种美,不同于妆容过后的美,这种美带着知性优雅的光泽,透着淡然达观的智慧,是从骨子里、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美,动人心魄、与众不同。
这种美,还有一个名字,叫气质。
我的大学同学,小玉,说实话,客观而言,容貌真的不算美,甚至还有点丑,可是在上一次同学聚会时,见到她,感觉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氤氲着莫名的魅力,让人移不开眼。
可仔细一看,脸还是那张脸,不怎么漂亮的脸。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她?
后来点开她的朋友圈,我才发现,里面列着她近几年读过的每一本书,琳琅满目,甚至还有她的读书计划、读书心得、好书推荐......
刹那间,我明白了,是书籍的力量。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在无形之中雕刻着你的灵魂,潜移默化转换成你的容颜,显现出来。
林语堂说: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连颜值都差很远。
原来,书,是最好的化妆品。
读书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
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却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是这个世间最美好、最值得投资的事。
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说的是,书中自有大智慧、大境界。
读书,见天地、见众生。
书,是智慧的载体。优秀的书集结了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经验、名人圣贤的智慧结晶、广袤壮丽的山川风貌、形色各异的人生。
多读书,不但能够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更能够开阔你的视野,只有见到了天地的无垠广袤,才不会局限做一只井底之蛙,鼠目寸光。正如季羡林老先生在《开卷有益》中说道:
读书,让你的心生出更广阔和无垠的天地。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方能见自己。
一天的忙碌奔波、烦躁浮华,让人心力交瘁,唯有读书,是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
此时此刻,天地万物仿佛都停了下来,周遭的一切都是静谧的、唯美的。
此时此刻,一颗焦躁的心终能安静下来,疲惫的灵魂得以安放、清涤。
此时此刻,这段时光才完完整整是属于自己的,惬意、自由。
正如老子所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在这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繁华,心神静宁、心境通幽,尽情的享受着知识的琼浆玉液,丰沛着自己的灵魂。
是书,给俗世中的每一个困顿的灵魂提供了庇护所。
书,是灵魂的栖息地。
现在,很多“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尤其一些读书少,却发家起来的人,说起读书,更是一副鄙夷、不屑一顾的样子。
如果你信,你就上当了。如果你仔细,就会发现,越是这些嘴上说读书无用的爆发户,暗地里却想着法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好学校,往狠里敲打孩子,要好好读书。
不过,我更想说的是,与其总是敲打、逼着让孩子读书,不如自己多读书,营造读书的氛围,比任何惩罚都管用。
读书,不仅改变自己,更能改变自己的后代。
纵观古今中外,越是优秀的家庭越重视读书,越重视读书的家庭越优秀。
千古名臣,曾国藩虽身居高位、显赫人极,仍然保持每天读书的习惯,并每每给家人书信,从不忘记的就是告诫大儿子曾纪泽,一定要多读书,好好读书,沉下身子读书。
他特别点出,“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
李嘉诚也说过:“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
读书,或许不能让我们的后代直接获得可观的财富,至少让他们在面对困境、面对迷惘时,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行动,从而有着不同的未来。
读书,是留给后代最好的财富。
读书,是生命中最美好、最奇妙的事情。
读书,能够改变你的容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
读书,能够塑造你的灵魂,让你见天地、见众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能够改变你的后代,给予他们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人生。
去读书吧。
读书,是生命的化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