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反思性教师

admin

对于反思性教学这一概念的理解,多数人比较接受熊川武教授的观点,即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1]但也有学者把反思性教学看作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2]还有的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背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意义上的思考(即批判水平的反思)、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3]有的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协作活动,是由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一起,针对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教学亮点、独特的方法和暴露出的不合理设计等共同进行回顾,通过分析、研究、探讨,达到互相交流、整体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4]也有的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教师选择行为,是教师对于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任。[5]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其概念理解各不相同的,这导致了对反思的内容也不一样。有的把教学活动过程作为反思的内容;有的把教学内容作为反思的内容;有的则把已有教学经验作为反思的内容;有的甚至把其内容扩展到对学校的教学及其广泛的社会背景因素等等。

从以上对教学反思的概念的界定来看,各有侧重,差别显而易见。无论把它看成是一种技术、选择行为,还是思维、教研和协作活动,其反思行为主旨未变,但其实质却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是教学的反思,还是反思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