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译文要做到“信、达、雅”。这里的“信”,是指译文必须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这要求译者深入理解原文,保持原文的原意。
“达”则是译文要流畅、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句子的结构和语法,使译文易于理解。
“雅”则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文笔优美。这虽然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较高,但“信”和“达”是必须达成的。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严格按原文字句翻译,力求风格与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直译和意译相辅相成,一般情况下,应以直译为主,遇到难以直译的地方,辅以意译。
翻译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其中,“对”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换”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留”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删”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补”是补出省略成分;“调”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在翻译时,要把握大意,斟酌词句,人名地名不必翻译,古义现代词语替换,倒装成分位置调整,被动省略要遵循规律,碰到虚词要因句翻译,领会语气,注重译文的流畅和通顺。
如果再简洁些,可以用“留、替、移、补、删”五个字概括: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补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删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