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清玄,别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是台湾高雄人,1953年出生。
2. 他的教育背景包括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职业生涯涉及多份职务,如《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 《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
3. 1973年起,林清玄开始散文创作。
4. 从1979年起,他连续七次获得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以及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荣誉。
5. 林清玄的散文以其流畅清新的文笔著称,表现真挚而浪漫的情感,以平易近人的语言传达感人至深的情感。
6. 他的作品包括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其散文集一年中重印次数超过二十次。
7. 《百合花开》是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株野百合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开花的故事,寓意深刻。
8. 文章通过拟人手法,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形象,反映了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
9. 林清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以其乡土气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和禅佛文化而备受瞩目,作品畅销。
10. 他的写作风格受到母亲的影响,强调写作应带给读者安慰、启发和提升。
11. 林清玄认为人的富有在于心灵的高贵物质,通过文学表达生活哲理,探讨智慧之路。
12. 他认为人生美有三个层次:欲望和物质带来的美、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以及灵性精神的美,野百合的形象体现了这一点。
13.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阐述了林清玄对人生最高境界的理解:以清净心看待世界,以欢喜心生活,以平常心感受生活,以柔软心去除障碍,体现了他的人生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