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地球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可通过多种证据证实地球为球体,如站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船只、登高望远、月偏食时地球的影子、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等。
二、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太阳光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导致不同季节的变换。地球公转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如夏至与冬至现象,以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三、地图
地图有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三要素。比例尺大小影响地图范围和内容的详细程度,如比例尺小则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比例尺大则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辨别方向的方法包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等。图例和注记用于表示地理信息。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一、海陆分布
全球海洋占71%,陆地占29%,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则集中在南半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概况需识记。
二、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大陆漂移假说指出,2亿年前的全球陆地曾是一个整体,后分裂、分离形成现今的大陆分布格局。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气象预报图、天气符号图,包括降水概率、气温、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以及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
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学习气温的变化规律,如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绘制气温曲线图。了解降水的形成、测量方法、分布规律和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
三、世界的气候
学习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包括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特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分布区域。
二、语言和宗教
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世界三大宗教的信仰分布。
三、聚落
了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传统聚落保护的意义。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认识世界国家与地区的分布,面积、人口、领土、政治制度等基本信息。
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教育、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区分布特点。
三、国际合作
了解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的作用与宗旨,以及国际合作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