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燕歌行》是一首魏晋时期的七言诗,以其深情描绘了秋日离别与思乡之情。诗中以秋风、草木凋零、群燕南飞的景象,引出主人公对远行客人的深深挂念。"慊慊思归恋故乡"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而"君何淹留寄他方"则揭示了分离的无奈和对滞留他乡的疑问。诗中女子独守空房,忧虑中弹琴抒发哀思,"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描绘了她通过音乐传达的内心苦楚。"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以月夜为背景,寓含着无尽的期待和漫长的等待。
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另一版本的边塞诗,讲述了盛唐时期汉家军队出征边塞的壮烈场景。诗人以开元二十六年为背景,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英勇,揭示了边疆戍守者们的艰辛和思妇们的忧虑。"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形象地刻画了战场的紧张与严酷,"死节从来岂顾勋"则表达了战士们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此诗以对李将军的怀念,寓意对英勇无畏的军人精神的敬仰。
两首《燕歌行》虽然主题相似,但曹诗更侧重个人情感,而高诗则更具有历史和战争的宏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