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喻山水》的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通过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水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上善若水”是一种处世哲学,它告诉我们,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能滋养万物而不争,居人所厌之地而为众生所需要,这与“道”的精神相契合。水无常形,随方就圆,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适应并生存下来,这也是一种智慧。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会像水一样,灵活应变,与世无争,却又能够包容一切。
此外,“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善,分别指出了水所具备的七种美德。水虽柔弱,却能穿石,这是其坚持和毅力的表现。同样,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努力。
最后,“夫唯不争,故无尤”是这段文字的总结,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之一。它告诉我们,只有不与人争,才能避免无谓的纷争和烦恼,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和谐。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中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启示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