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长生考试内容与方向主要围绕科技创新、机器人工、信息学、航模四大类展开。国家自2015年起推广科技特长生加分政策,旨在为选拔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支持,促进人才培养机制多样化。
科技特长生的认证基于特定的竞赛奖项,如科技创新类、机器人工类、信息学类、航模类等。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创新人才需求增加,科技特长生招生政策在全国各地逐步落实,招生人数明显增多。国家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发展平台,使学生通过参加科技赛事获得奖牌的机会增大,从而更容易成为科技特长生。
选择通过科技特长生途径进入高中,可享有名校较多、门槛较低、获奖容易等优势。大部分高中接受白名单竞赛成绩、信息学奥赛或金鹏论坛成绩的科技特长生,应届生获得白名单赛事奖项(国际、国内、省市区)即可报名。以CSP-J/S为例,入门组三等奖或二等奖即为报名条件,获奖相对容易,为普通学生进名校提供了机会。
要成为科技特长生,需保证学科成绩优异,参与自然学科类的白名单赛事或教委举办的竞赛。竞赛成绩是报考科技特长生的关键,没有竞赛奖项及相关科学实践经验的考生在选拔中处于劣势,甚至在内部筛选中被淘汰。因此,参赛成绩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科技特长生布局策略包括:在三年级前培养兴趣,选择热门项目,制定长期学习计划;四年级开始至初三上半学期获取权威证书,积累证明材料,通过竞赛明确学习目标,增加竞争力;掌握学情,调整学习方法和节奏,规划后续学习。及早准备,积累权威、丰富的证明材料,为科技特长生之路铺平道路。
祝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们自信应考,超常发挥,顺利进入理想的高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