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的孔子立志于学,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不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孔子说:“富贵与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孔子赞美颜回的贤德,他说:“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这里有乐趣,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显贵在我看来如浮云一般。”
颜渊、季路陪侍在孔子身边。孔子问:“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季路说:“我愿意将自己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会后悔。”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季路问:“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们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关怀。”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谄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度的快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就有害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为求得保全性命以致损害仁德,而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